2010年9月7日 星期二

【三個人的京都】京都的巷道人生


我們在三月飛過了歐亞大陸 稍做停留
然後又再繼續往北爬升
來到了四月繁櫻綻放的京都
對瑞典丈夫而言 他抵達的是異國情調的原鄉
3歲的兒子而言 是在瑞典語、中文、閩南語、英語之外的又一個語系
那裡的人和講媽媽話的台灣人長得一樣 卻用日本話交談
幸而孩子已習慣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母語
每次飛行都會抵達另一個國家 另一個語系
一點都不混亂 不一樣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

對我而言京都則是我記憶的原型
有童年熟悉的景物
不寬闊卻看得到藍天的街道
誠懇樸實而溫厚的人物
深色木頭窗欞往消失點延伸的安靜小房子
比真實的故鄉更真實
更接近我舊時記憶的色調和氣味
卻像打磨過似的 比記憶更加接近原型
我懷疑是誰翻拷了我的回憶
重塑了那個應該早已消逝的時空
同行的家人必定無法體會
其實我不在京都 我在自己的另一個時空裡
如果爺爺出現在任何一個巷子轉角 我會覺得訝異嗎
或者他理應就站在某個時空角落裡對我微笑

我們三人每天從早到晚都從河堤旁的巷弄經過
當街燈亮起 巷子裡一家家的茶坊也點亮燈籠
低調的招呼著熟客入內
沒有星巴克只有低調儉樸的黑櫺拉門小茶坊
直到離開 我們都未曾拜訪這個城市的名店街
因為我不想從這個奇異的夢境裡醒來

沒有留言: